网上购药乱象:低价藏“回流”猫腻,高价成吸血工具!

hmid (3) 2025-04-25 15:49:11

在医药电商蓬勃发展的当下,线上药品销售市场却暗流涌动,价格乱象频出——同款药品线上竟然是线下1/3的价格,另一边救命药线上价格却翻三倍。其中单体药店的身影若隐若现,牵扯出诸多耐人寻味的问题。

01网上售价仅医院售价1/3,‌单体药店成低价源头

知名药品在网上药店的零售价断崖式低于医药或医保支付价的现象,引发了消费者对网上药店销售回流药的质疑。以降钾药环硅酸锆钠散为例,其医院售价313.83元/盒,而多个电商平台的价格大多是90-1000元/盒,不足医院价格的1/3

有人在多个电商平台分别购买了几盒环硅酸锆钠散,到货后扫药品追溯码发现,其中有1盒药品显示2024年10月至12月期间在山东青岛被三次拆零销售,极具回流药典型特征,另外2盒药品则显示“未查询到该产品销售信息”。

药品价格异常等问题被反映到多家网店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后,其中一家网店所在地的邵阳县市场监管局答复称,该局已对该公司(邵阳××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立案调查,并暂行关停被投诉公司

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一个假药案涉及到这个药店,因此对辖区内所有网上药店关停整改,正在立案调查。此前,该局针对该公司存在的问题已立案调查。因性质严重,已责令其停业整改全面接受调查。

据了解,这些网上销售的低价药大多来自成立时间较短、股东均为个人、注册地址较偏僻的单体药店。相比之下,知名连锁药店的网上售卖价格与医院价格接近。有连锁药店高管指出,单体药店违规成本低,可以通过“关店换壳”逃避监管,且电商准入宽松加剧乱象。而连锁药店因连带影响会更规范经营,因为旗下一家门店或网上药店出现问题,整个连锁药店都会受影响,违规违法经营的成本很高。

抗肿瘤药西达本胺同样存在价格断层,医院7738元/盒的药品在网上仅售2180元,部分网上药店标注了“援助赠药”或援助包装。据悉,援助赠药是患者用了几年某个药品之后,企业免费提供给患者,属于非卖品。西达本胺厂家客服表示该药仅在线下销售,未授权网售。

02救命药线上价格翻3倍,单体药店成高价“中转站”

戏剧性的是,与上述药品网售“价格倒挂”不一样,另一个药品的网上价格却卖出了线下价格的3倍。

今年年初,罕见病药品青霉胺出现短缺,但3月以来各电商平台供应充足,同时价格居高不下,是医院和药厂官方零售渠道的3倍左右

3月7日,有消费者在某电商平台上一家安徽合肥的网上药店以180元购入一盒青霉胺,价格是医院(60元/盒)和药厂官方零售渠道(70元/盒)的3倍和2.6倍。查询药品追溯码发现,该药3月5日曾在南京鼓楼医院医保销售

该药厂相关工作人员证实:该药最后一次流向是2月24日前后一医药公司将药销售到南京鼓楼医院,但无法查询该医院对外销售该药的时间。

3月10日,该消费者将此药品问题反馈给了网上药店所在的市场监管局。涉事药店向当地市场监管局提供了药品购进票据和供货方资质,经供货方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协查,上游供货企业否认该销售记录,确认该药店涉嫌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目前该药店已被立案调查

青霉胺之所以在网上药店被炒高价进行倒卖,主要是大量患者因正规渠道缺货而且需要长期服用用于治病救命。2024年年底至2025年年初,这款罕见病药品出现了短缺,许多患者至今难以购买到青霉胺。官方购买渠道供应短缺,电商平台却价格翻倍,使得患者用药负担更重。

高价的背后暗藏着医保回流药非法交易链条,单体药店成为流通关键环节。以上述涉事的药店为例,该药店是合肥一家单体药店,负责人坚称药品从北京正规进货,却无法合理解释药品出现异地销售记录的原因,还拒绝提供上游供货企业业务员联系方式。

经梳理发现,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美团等电商平台销售青霉胺的,主要是单体药店开设的网上药店。

有患者反映,官方购药渠道每次只放一点点药,自己抢都抢不到,可能很多都让倒药的人买了,再放在网上高价出售。

03网络购药的隐秘角落,藏有“以假乱真”的隐患

不管是低价售出,还是炒高价,网络售药的“猫腻”或多或少与单体药店、“回流药”相关。

相比连锁药店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较规范的管理体系,单体药店经营决策灵活、药品采购销售方面自主性强,这种经营特性使得其在经营过程中违规成本相对较低。一旦出现问题,单体药店可以通过“关店换马甲”的方式规避监管,重新开店继续经营。

电商平台监管审核不完善,责任不明确,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对单药店的审核可能不够严格。一些存在违规行为的药店能够轻易进入平台进行药品销售,为假药、“回流药”销售乱象提供可乘之机。

这样的案例时有发生。

2024年7月9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消息,广州某大药房有限公司通过其网络药店销售非法渠道购进的艾瑞昔布片,货值金额合计172.3元。经查,该药为回流药,最终该药店被处以10.5万元的罚款;

2024年10月29日,淮南市市场监管部门公示了一起回流药案件。一药店负责人於某从电商平台上3家网上药店购买了通络XX膏后,未使用便转而放在自营的网上药店销售。经查,这些药属于医药套保回流药。最终该药店被处罚1万元。

随着医药电商的普及,很多消费者转向了更具“性价比”的网上平台购药。不可否认,网络购药具有便捷和价优的双重吸引力,然而网购药品来源不明、运输过程药品质量不可控等风险远大于线下购药。同时,药品是特殊商品,使用更依赖专业的用药指导,网购往往缺乏这一环节,自行购药服用引发不良反应的事件也比比皆是。

药品网售乱象屡禁不止,虽然当前药品网售监管制度、第三方平台监管制度建设显得滞后,各方也在逐步完善体系化管理。医保部门正高调推进落实“追溯码”,药监部门从药品网络销售环节进行“清源”行动。与此同时,湖南、福建、广东等多个省市也在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压实第三方平台责任。

线上监管亟待完善,当前消费者网购药品时,应优先选择正规药店或大型品牌网上销售平台,以确保药品来源的可靠性。

THE END